临港产业快马加鞭
20日上午,东吴港区罗屿岛上一片热火朝天,9号、10号泊位后方陆地堆场工地上,挖掘机长臂伸缩、重型卡车来回穿梭,工人们正全力施工。与此同时,水下建设也在加速推进,9号泊位的沉箱安装已经完成,预计今年下半年就可安装卸船机,10号泊位的沉箱安装也已过半,8月份就能安装完毕。
9号、10号泊位是罗屿40万吨级铁矿石码头项目建设的核心内容,总投资15.67亿元,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,可实现矿石交易额超200亿元。福建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
新的临港项目投产指日可待,已经落户的项目也在扩大规模。眼下,在秀屿港LNG产业园一片新填出来的广阔空地,施工人员正在紧张作业,这就是中石油福建LNG项目5、6号罐的所在地。负责施工的新增储罐项目组副总经理吕贤郎告诉记者,计划造地面积2.6万平方米,现在进度已经完成80%。
由于集疏运体系不畅而受到制约的临港木材产业,也开始了快马加鞭的追赶。在秀屿
特色产业补齐短板
文化产业和电商产业是莆田的特色和名片。2013年,莆田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8.4%,已经连续四年稳居全省第一。在零售商密度
拿下众多第一并不是到达顶峰。就文化产业而言,总量不够大、文化创意缺乏等亟待改变;就电商产业而言,自主品牌创牌不易,仓储难题困扰企业,急需转型升级。
文化产业的突围,依托一座座文化园区的崛起。2013年,仙游县工艺产业园完成投资30.8亿元,同比增加232%;上塘珠宝城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.86亿元,完成年计划1.22亿元的152%……今年初以来,这些文化园区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。
如何培育
电商的转型升级也在加快推进。今年3月底,莆田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。4月23日-24日,中国(莆田)电子商务大会举行,全球
莆田市政府去年出台《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》后,今年各项扶持措施纷纷落地:在城区周边规划约200亩土地,打造莆田电商总部产业园;设立电商信贷风险补偿基金,解决电商企业融资难题。
莆田市长翁玉耀告诉记者,莆田想企业之所需,急企业之所急,在融资、退税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,并用好用足国家、省出台的一系列政策,形成政策叠加效应,让特色产业更具魅力。
优势产业一马当先
扶持社会办医是国家医改新方向,莆田在落实这项政策时
6月28日,由莆系医疗企业家共同发起的莆田(中国)健康产业总会将在莆田正式成立。据了解,莆田(中国)健康产业总会共吸纳会员3200人,成员医院8500家,总会年产值约2550亿元。目前,全国各地分会正在陆续筹建中。原本散落各地的小船,已经抱团打造出规模
作为民营医疗商帮的故乡,莆田正积极打造全球莆系民营医疗产业后援基地和总部经济区。今年3月,莆田学院携手英国邓迪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等着名高校,开设了全国
今后,对于民营医疗